最新网址:dayusci.com
字:
关灯 护眼
大语书阁 > 正古 > 33、华夏礼与天!!
推荐阅读:

33、华夏礼与天!!

礼,甲骨文字的表现形式是:底部一个筑坛,坛下燃火,坛上置鼎,鼎中献羊,用以祭奉——天!

字中的“羊”,特指:绵羊。因为绵羊是一种非常温顺的动物,有些时候,即便是被宰杀的绵羊,也会一动不动绝无反抗,更不会反伤主人。在世界各地区文明之中,有许多遥远的古文化,都将绵羊视为:【谦卑、温和、品性优良、道德模范】之类人的代表。这种崇高理念,对于那种狂妄骄傲、自以为是之人,是无法理解的。

古人敬天,并不是迷(亻言),更不是什么愚信、蛮信,而是一种:(亻言)仰,一种完全出于健全理智、深入思考、内涵广博的(亻言)仰。

华夏先祖们所敬奉的天,实际上是一种:【谦卑自抑、虚心探索、和睦友善、互助共进、自强不息、嫉恶如仇、勇敢无畏】的高度思想觉悟!是一种【积极向上、努力向善】精神的外在表现!

正如有伟人曾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当华夏先辈们看到风、雨、雷、电等自然之力,在未知的神秘面前,他们在想象中思考,怀着敬重的心态在谦卑中探索……

当华夏先辈们在自然资源稀缺时,有些人为了生存企图用武力损人利己时,他们以和为贵,先行谦让,为免争斗祸及你我、流血流泪、生灵涂炭,不惜艰辛迁徙他处,另择良地,再辟家园,就像大自然慷慨无私的一面那样,从没有排斥过任何人……

然而,当华夏先辈们看到恶者恶事、恶贯满盈之时,则会毅然决然挺身而出、保护弱小,勇敢无畏、一马当先!就像唐尧护万民、合万国、平四罪;就像虞舜举八恺、任八元、放四凶;就像大禹治山河、除水患、伐三苗……

这些,才是华夏先祖们真正的信仰——天!积极向上、努力向善、谦卑自抑、虚心探索、和睦友善、互助共进、自强不息、嫉恶如仇、勇敢无畏……

而那个“礼”字,最初真正的含义是:非常谦卑的将自己视作温顺的绵羊一般,身体力行,将自己的体力、智慧、才干、一切,全部绝对无私的奉献给天,奉献给他人,奉献给社会,奉献给国家,奉献给世界,奉献给子孙万代!!!————

华夏先祖们信奉的天,秉持的“礼”,一直在后世千古流传着……

在河南省偃师二里头村出土的重要国宝历史文物——西周初期的一件青铜器:【何尊】,其上铭文内容是最早有确切史证出现的:【ZHONG国】一词,意即为“天下之中”!

而在【何尊】之上,古老的金文“礼”字,虽有稍许细节发生变化,但整体仍与甲骨文的“礼”字,如出一辙。

后来,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籀文(即:大篆)的“礼”字变化最大,表现形式为:顶部为横,下部有四条曲线,好似“水”字。但它指的并不是水,而是:献祭时所产生的馨香烟气,被天所悦纳!因此,字形虽有差别,但字所含有的本意却依旧同出一源。

直到秦国一统江山,李斯等人奉命整合统一文字,即为秦篆(又称:小篆),这种字体的“礼”字,是在最初的“火鼎献祭奉天”表达形式的基础上,在旁边又加了一个“礻”部旁。

后世有些人惯常误将“礻”部旁看作迷(亻信)思想中“神”的意思,但它并不是。它的本意其实是:有资格代表万民,站在“坛鼎”旁,给【天】献祭的人。

这件意义深远、内涵广博、至关重要的大事,从最初只有君王、天子之外,只有特定的相应高位祭祀专员才可以做。随着时间推移,以“礼”祭天,渐渐沦为空壳形式,变成了一种权力的象征……

再到最后,“礼”字变成了简体字,字中的竖弯勾“乚”,代表着:屈膝跪拜,而这时的“礻”部旁,则该被理解为:父母、长辈、老师、亲人、朋友、乃至身边的每一个人……

当然,这并不代表真的需要下跪,而空壳的形式也是完全没有意义的事情。真正需要的应该是:【彼此发自内心深处,对他人的尊重】。这需要非常谦卑的美好特质与心性……这也是真正的华夏文明后裔、炎黄子孙,必然会有的标志性特质。反之,则如同盗用商标的假冒伪劣产品~生产者该当全责。

~~~

卫华盾与阿狼回返树上,听完壮萌的讲解后,他们才豁然开朗。

“难怪廪君对大羿的态度会一百八十度大转变……”

大羿方才所做的“礼”姿,意思是:我对你,就像我对天一样坦诚!

四人不禁再次对华夏先辈们,钦佩之至。

但是问题又来了,卫华盾更加不安道:“这位穿越犯头号嫌疑人大羿,千里迢迢来找廪君……又没有恶意……他究竟想要干什么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