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dayusci.com
字:
关灯 护眼
大语书阁 > 幼儿老师闯异界 > 第17章 18.我想要不害怕
推荐阅读:

第17章 18.我想要不害怕

在众人的呼号之间,杨太后的两个下眼睑,又涨又涩,泪水里面的东西,把脸部都刺激的生疼。赵昺小皇帝与太后相拥。

张世杰到第七遍结束,气息已经就含糊不清,跌坐在地,喃喃自语道:“老夫,愧对......列祖......列宗......有负......圣托......”

众人都相继跌坐在地,啜泣者有之。

渐渐的,进入了一个短暂的高潮后的宁静,海水轻拍着木船。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好像世界特别宁静一样。

赵昺小皇帝在朦胧泪眼中,忽然,看到一双白白的光着的脚......

这个世界里面,光脚的穷汉们,随处可见,但是他们的脚,都是黢黑,破败,一般都有肮脏的泥土,小皇帝在更多的时候,看到的都是大臣们、内饰们、禁卫们的脚,那都穿着各种各样的“履”(注:鞋子),赵昺小皇帝心中升起一点点好奇“好奇怪呀”,接着,就升起了“警惕”——“这是谁?”

沿着双脚向上看去,垂落的白色丝绸,在海风下飘动,在向上看,那丝绸的下摆,并不是一件长袍、服装,只是一块丝绸,在腰间,系了一下,赵昺从来没有看见这种衣服的穿法。

(注:后世浴巾的系法,将浴巾的一头/一侧,放在左胯或者右胯,然后另一侧,绕过身体后,想着对侧方向的胯上,拉过去,然后把重叠的边沿,向下向内翻卷)

而那个人的而腰腹和胸膛,充满了紧实的肌肉,腹部间像乌龟的背壳一样,两边拥有肌肉的方格,但是却完全不像他以前所见到的,那些瘦弱或者虚浮,而是犹如象牙一样发白甚至发亮,那人的头上,几乎没有头发,一些黑色的药粉,敷在头顶的正中线......

好像没有人注意到他怎么出现的,他就那么突然地出现了,赵昺小皇帝感觉到,一种悲悯,一种亲和,一种信任,一种情愫渐渐滋生。

赵昺仰起头,不知怎地,就絮叨了起来:

“你是神仙吗?

求你教教我,怎么做?

我不想娘亲那么操劳,每天夜里回来流泪......”

隐约之间听到这一句,杨太后没有反应过来,但是巨大的心里冲动,又是涌了出来,泪水再一次喷薄而出,杨太后已经全然不在乎仪态,听到这一句,杨太后的心,蓦然融化在烈火之中一般,心口抽搐到几乎窒息......

“流泪,直到...天...明。”赵昺干咽了一下口水,艰难地说。

此时,杨太后只有母性,且痛且喜,抱紧了赵昺,低声快速哆嗦地说:“昺儿、昺儿,为娘,为娘......”

“娘亲,不想让我看到,知道一些事情,但是我知道,娘亲,她,着实,着实劳神。故而,娘亲交代的话,昺儿都尽力去做,可是,娘亲,娘亲她”赵昺的眼泪无声无息留出了清冷的两条痕迹。

“娘亲要昺儿听师傅的话,还把张师傅(注:张世杰)从少傅,加冠到太傅,皇儿,听少傅的话,也听太傅的话,每天都读圣贤书,皇儿资质鲁钝,背书不那么好,太傅近来国事比较多,但是背书的要求没有降低。皇儿像多背诵一些,好让那些夷狄,多知道些礼数,少生发些杀业。”

“可是,那些夷狄,越来越多,我们大宋皇庭越来越往南,娘亲头上的皱纹和白头发,也越来越多。”

“赵昺惶恐,娘说要节用(注:节约用度,就是减少物资消耗和浪费,比如少吃饭,少穿衣),皇儿每天都吃一半,现在吃原来的三成,饿了,就想睡觉,走不动路,背书越发有些困难。可是我知道,娘亲,娘亲比皇儿还要苦,以前娘亲脸是有肉的,现在脸是往里瘦的,娘亲原来还能抱起皇儿,现在,自己走路都有时候晃动。”

“可是,夷狄还在,他们还在屠戮我汉家子民。我害怕,我害怕娘哪一天,就不能陪我说话了......”

“他们说你是水客,说你能够点海为水,煮海为盐。

我昨夜廷议的时候还骂过你,说既然是偷跑的,必然不是好人,可是,那是因为那时候我不知道你的缘故。

你为我大宋的军民做这些事情,他们说你是上人,你是水里的神仙吗?”

小皇帝赵昺说。

“你想要什么?”那个冷风中如月如月的身影并未回答赵昺,而是直接提问。

”我想求你,让我的娘亲,不再害怕,不再那么殚精竭虑,还有太傅、丞相,还有,还有好多人,不用每天提心吊胆。好不好?”小皇帝赵昺没有任何不悦,神仙嘛,他们就应该如此漠视人间,但是如果赵昺不赶紧趁着勇气还在,问完问题或者发出请求,他不知道自己还有多长时间的勇气还会存在。

全甲板上,人们都屏气凝神,一方面,小皇帝在说话,其他人是不能插嘴的,另一方面,如此重大的历史性问题,也绝对不是常人轻易可以想,可以问,可以思考的,更是难以觉悟的问题。

等了足足有三息,赵昺小皇帝都觉得,自己的勇气在冷风里面流失快要殆尽了,那个身影温和的回答道:

“人生没有恐惧?!

你的要求,还真高呀!

你不知道,这是一辈子的功课吗?”

赵昺一阵虚弱感袭上心头,身体晃了一下,杨太后感觉到了赵昺的动态,立刻抱紧了他。

“换一个吧”那个身影接着说。

“那么,驱逐那些蛮夷戎狄,恢复我汉家河山,好不好?”小皇帝赵昺说。

特别注:

统称简述是古代对四方少数民族的统称。东方曰夷,南方曰蛮,西方曰戎,北方曰狄。春秋时居民中有华夏和戎、狄、蛮、夷的区分。各诸侯国经济文化上较先进而自称华夏,他们把较为落后的小国或部称之为戎、狄、蛮、夷。随着历史的演变,不少戎、狄、蛮、夷和华夏错杂混居,不断融合,共同组成了自秦一统六合,后的中华民族。

但是学界的认识,跟支持/容忍的统治集团有密切关系。故而也不一定能够完全体会中华或者华夏,或者汉人的真实意思,或者更贴切的意思。

本人也比较倾向于认为,华夏文明或者中华文明或者汉文明,更大地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追求,敬天法祖/尊崇自然,这是一种理智的感受和追求,这一点要在道家和早期诸子百家的文献中去看,与原始图腾、拜物教和拜火教或者SAMAN教,有比较明显的区别,敬畏与害怕和敬而远之本意是不同的,敬畏的本意更偏向于因为对于权威的明了而心生敬意,并谨守界限。

“善”那个上人沉吟了一下,说出来。

“朕必不相负!”小皇帝赵昺开口道。

“可能会死很多人,很多很多人,汝如之何?”那个上人声音仿佛清亮的铜钟,缓慢、大声但是坚定地说出来。

沉默......

“朕......”小皇帝赵昺,哑口无言,但是知道,这肯定是必须要回答的。

“回禀上人,昔有云,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是张世杰太傅在替他的皇帝学生在回答。

“太傅言之谬矣,强戎在侧,何须及远?!宜悬头槀街何至蛮夷邸间?!”这是上人的回答。

林上人和小皇帝,以及太傅和林上人对话,过程与大意是这样的:

小皇帝对母亲的爱心自然生发,所以说出了母后人前坚强,人后憔悴的真相,这点让小皇帝的母亲,既欣慰,又感到无奈。

林上人因为特殊的感受和召唤而来到了小皇帝的身边,小皇帝想让上人能够帮助他的母后和他以及臣民,能够不再那么痛苦和恐惧——重点是终生不会有痛苦。

林上人则说,人有痛苦不是那么简单的好坏,是上天给人的功课,不是人力可以简单改变或者应该作为的——主要是免除终生痛苦这种事情,比小皇帝想象的要复杂得多,所以没法给小皇帝承诺,也没法解释,要小皇帝换个愿望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