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也的确如此,当初漓东厂建厂时,热处理这道工艺并不是重点,这是因为当时的漓东厂是以生产战备的鱼雷、深水炸弹、鱼雷发射管以及部分轮机组件等产品。
属于产品出品方,并不肩负对材料的初期加工,毕竟那是金属冶炼厂出厂时就已经处理好的东西。
是以漓东厂的热处理车间更多的是一种应急情况的备用配套。
即在不可抗力的情况下,上游供货的金属冶炼厂出了问题,无法提供符合标准的原材料,漓东厂这边也能按照工艺流程进行相应的热处理生产,不至于因为某项工序的断档而导致整个产业链的停摆。
所以漓东厂热处理方面有是有,但却不强,不过是应急的配套而已,技术和产能上过得去就行,没必要追求什么品质。
可问题是,这套办法在当年三线建设时还能玩儿转,到了如今承担109鱼雷仿制项目就有些没咒念了。
因为类似新型铝合金这样全新的金属材料国内根本就没法生产,只能靠国外进口。
而国外的高端金属材料生产厂的报价可没有国内这么实在,不同工艺处理的金属材料价格相差很大,甚至可以达到天价。
漓东厂以及其上级单位西南兵工局手里没有那么多资金承担完全处理的高端金属材料,只能购买价格相对便宜的中低端货。
只不过这样一来就涉及到工艺上的二次加工问题,如此漓东厂这座只用于应急备用的热处理车间的重要性凸显出来。
于是厂里决定扩大热处理车间的规模,上几套先进的热处理工艺设备,进一步强化漓东厂在这方面的技术水平。
然而厂里领导想法是好的,问题是当年建厂是的规划却对热处理厂很不友好。
整个热处理车间的使用临近的油气田出产的天然气提供燃料,为此当年建厂时专门修建了输气管道和供气的泵站。
由于当年的技术条件的限制,泵站的功率并不大,只能勉强够这处理车间使用,可既便如此当年建设时还为此耗费大量资金。
如今想要扩建热处理车间,设备到是其次,关键是能源的消耗怎么解决?
泵站的功率想要提升就得上燃气轮机,高稳定性的燃气轮机国内根本没有,进口的话价格上漓东厂又没法承担。
至于用电……
当年为漓东厂配套的两座水电站已经是满负荷,如果再加大功率的话,整个厂子都会被拖垮。
总而言之,因为选址、规划以及发展带来的一系列桎梏已经将热处理车间的扩展基本锁死。
只不过厂领导实在是有些不甘心,这才找来专家组帮着评估、评估,谋划、谋划,看看有没有可能对热处理车间进行改造改造。
结果自然是不尽如人意。
“老领导,您也清楚我们现在正处在109鱼雷项目的关键阶段,热处理车间的问题要是不解决,局里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