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dayusci.com
字:
关灯 护眼
大语书阁 > 我是赵括,人在长平 > 第四百零四章 秦法严苛秦民乱,力排众议战事终
推荐阅读:

第四百零四章 秦法严苛秦民乱,力排众议战事终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的标语又重新被提起,甚至在每每发饭之时,都要声嘶力竭地吼上几句。函谷关中、巴蜀通道内,处处可见、处处可闻。

一瞬间,彷佛回到了秦孝公时代,那个筚路蓝缕的时代,那个人人为秦,甘心奉献的年代,那个激情四射的秦国......

然而,若你细细聆听,你当会发现那洪亮的口号里喊出的竟然不是我为秦人的骄傲,而是来自心底的饥饿和来自灵魂的麻木与迷茫。

宏大叙事的破产,自当有其殉道者,只是终究还是地主请客,百姓买单。

楚国投降的消息很快传遍了秦国大地;

巴蜀沦陷的情况也没能挡在秦土之外;

来自赵国的风声将秦国吹得四摇欲坠。

一个声音在秦国的上空高叫着:降了吧!这里有你们想要的粮食、土地,还有真正的人过的生活.....

人们抬头望去,却见空中似乎弥漫起了麦子的香气还有只从高门大户中才有过的肉的香味,循着香甜的空气,人们慢慢挪动着脚步,可惜身着黑衣的秦吏早已拿着铁棒与锁链站在村口、街头。

“回去吧!”一个低沉而威严的声音高叫着:“外面危险!赵人都是勐兽,吃人不吐骨头的那种!”

人们将信将疑地愣在原地,大人该不会骗自己吧!可是空气中的香甜气息却令人久久不能或忘!

终于有人说出了那句话,又很快被大人的声音给淹没,连带着那个人和一条锁链也消失不见,而在人们看不见的角落里,秃鹫在啄食着新鲜的尸体,而野狗也等在一旁,等着啃噬秃鹫们剩下的骨头。悄悄看去,那尸体正似人形。

明白事理的老父亲纷纷劝导着自己家的孩儿赶紧回家,家中还有二亩租种的田地没有翻,要不趁着天气好赶紧翻了,等天冷了就更难翻了,定会影响来年的收成的。今年的徭役已经让家里欠下了地主不少外债,全指望着这几亩地呢!

别闹了!

算我求你了!

老父亲句偻的身子在汉子面前泪眼婆娑。曾几何时,他也是一个顶天立地的汉子,曾经的他,身挑数石也不曾言苦,曾经......

就在此时,那低沉而威严的声音再度传来:“现在归家,减租一厘!”

很快,闻言的百姓纷纷离开,翻地的翻地,扫屋的扫屋......

夜里,几个不要命的小子瞒着家里人在村头悄悄集合,循着空气中已经渐渐消失的香甜气息慢慢前进。

翻过一座山,越过一条河。

几个小伙伴在进山前被发现,随即被黑衣的秦吏拦下,带上沉重的铁链,充入军营之中......

几个小伙伴在过河时,因为害怕湍急的河水而不敢涉足,居然转头回转了家中......

又几个小伙伴实在受不了饥肠辘辘、提心吊胆的日子,也打起来退堂鼓......

最后的最后,只剩下一个年轻人坚持到了最后。

站在函谷关下,香味越发的浓郁了,可是眼前高耸入云的函谷关,宛如一道天堑狠狠地压在了年轻人的面前,令其再无法前进一步。

关于最后那年轻人的去处,或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种子已经种下。

......

世人皆知,秦国的消亡已经是势不可挡。甚至连秦国中人,也不得不承认,如今的秦国,比之孝公时候还要艰难。但,秦王显然并不愿意秦国就此消亡。

所以,“共赴国难”的口号再渡被提出。

关中大地上,一轮新的征兵、征粮的行动在冬日里上演——老秦人的最后一滴血,也将为秦国而流。

问题是,赵军并未寇关!

一切彷佛停滞,一切又彷佛仍在继续。

函谷关外,王樯的六万大军依旧时不时地向着函谷关发起进攻,只是每日最多攻两个时辰,似乎也并不想着要真的攻破函谷关,往往遭遇秦军反击便立即鸣金收兵。

巴蜀之地里,新任的郡守已经到位,随之而来的还有赵国的新政,而李牧所部除了安抚地方之外,也如同例行公事一般,每日向着入关通道发起几次规模并不大的进攻。

一句话:就是要用最小的代价让秦王和秦军时时刻刻保持着警惕的状态。

而作为赵括的杀手锏,在义渠的赵启,更是一股脑儿地训练着大军,根本没有进军的想法。

没错,在彻底拿下楚国之后,眼见着就可以一统华夏了,赵括反而慢了下来。

甚至赵括都没有往西而行,径直带着楚王等俘虏就回了邯郸。随后一心就铺在了内政之上。

先是给各路大军的将士们论功行赏,随即又与众臣商议着让大军轮流休假,让士卒领着丰厚的赏赐各归其家;

接着又是安排俘虏的大军进行屯田的事宜,好在如今的赵国地盘早已足够,否则又是十数万的俘虏,还真不好安排。

最后便是往各个新占领区域派遣官吏,推行新政,甚至还亲自往三晋之地指导新政的推行。

独独忘却了秦国尚未投降之事。

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

转眼间,函谷关和巴蜀通道的战兵已经经过两轮的轮换了,但始终得不到总攻的王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