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dayusci.com
字:
关灯 护眼
推荐阅读:

第21章 大办婚礼

这个构想很完美,但要实施起来却并不容易。

最关键他自己也不懂农耕水利之事。

最后只能找来杨洪商讨这方面的可行性。

两汉时期,由于冶铁业的发展,各种农耕器械已经趋于完善,生产力较之早秦已经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但是农作物本身产量低的问题却还没有得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不问不知道!

经过杨洪的一番解释刘瑁才了解到这个时期南稻北麦虽然已经开始在各地普及,但人们的主要粮食还是黍稷为主。

稷与黍,一类二种也。黏者为黍,不黏者为稷。

五谷,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主要食物,其中麦是外西域传进来的,其它皆为华夏原生主食。

“五谷”之说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但解释却有不同,一说是黍、稷、麦、菽、稻;一说是黍、稷、麦、菽、麻。这二种说法的主要区别在于稻麻的有无,之所以出现分歧,是因为当时的作物并不止于五种,“百谷”、“六谷”和“九谷”说的存在就是一个明证,而各地的作物种类又存在差异所致。

“五谷”说之所以盛行,显然是受到五行思想的影响所致。因此,笼统地说来,五谷指的就是几种主要的粮食作物。五谷的概念形成之后虽然相沿了两千多年,但这几种粮食作物在全国的粮食供应中所处的地位却因时而异。

五谷中的粟、黍等作物,由于具有耐旱、耐瘠薄,生长期短等特性,因而在北方旱地原始栽培情况下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至春秋、战国时期,菽所具有的“保岁易为”特征被人发现,菽也与粟一道成了当时人们不可缺少的粮食。

与此同时,人们发现宿麦(冬麦)能利用晚秋和早春的生长季节进行种植,并能起到解决青黄不接的作用,加上这时发明了石圆磨,麦子的食用从粒食发展到面食,适口性大大提高,使麦子受到了人们普遍的重视,从而发展成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并与粟相提并论。

儒家经典《春秋》一书中,它谷不书,至于禾麦不成则书之。可见,圣人在五谷之中最重视麦与禾。西汉时期的农学家赵过和氾胜之等都曾致力于在关中地区推广小麦种植。汉代关中人口的增加与麦作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南中地处江水以南,多雨潮湿,并未大量种植麦作物。

他们主要还是种植黍、稷、菽,而水稻的种植虽然在江南已经开始推广,却还没达到那么高的普及率。

这也是南中地区,除了益州郡中部,其他地区的蛮夷部落依旧选择半农耕半狩猎生活的主要原因。

粮食不够吃!

所以刘瑁提出的构想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如果能够解决吃饭的问题,那将成为解决南中民生的重大转折,加快南中地区的民族融合。

杨洪首先肯定了刘瑁的这个想法。

然后再提出实施的难度,以及麦、稻的种植难点。

只有提出问题,才能想办法去解决问题。

七月,绵竹再有消息传来,长安政权再次发生巨变。

初平三年(192)五月,董卓被诛以后,共部将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等人忧惧不安,遣使到长安乞求赦免。

时王允执掌朝政,不予赦免,讨校尉贾诩劝李傕等攻取长安,以免坐以待毙,李傕等深以为然,率军数千西行。时百姓传言将说诛凉州人。董卓故将校皆拥兵自守。李傕沿途收兵,众至十余万。遂围攻长安。

六月吕布部下叛变,引李傕军入城。吕布与李傕在城中接战不利,领数百骑接王允出逃。王允不肯去,吕布突围而走。

李傕、郭汜等驻军于皇宫南宫门外,杀鲁馗、大鸿胪周奂、城门校尉崔烈、越校尉王颀等,又纵兵杀掠,官民百姓死者万余人,死尸积路,王允扶献帝上长安城宣平门避兵,质问李傕:“臣无作威作福,将军乃放纵,欲何为乎?”

李傕等屯兵于门前,威逼汉帝交出王允。王允为保汉帝刘协,纵身一跃,跳楼自杀。李傕等使献帝赦天下,诛杀王允妻小。又自封官号,李傕为扬武将军、郭汜为扬烈将军,樊稠等皆为中郎将。

关中战祸连年,百姓流离失所,许多人携家带口逃离关中进入汉中及益州地界。此时的张鲁正在汉中大肆施粥布德,收拢人心。

刘瑁突然灵光一闪,何不让刘焉为他引入关中难民至南中呢?

人口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关中流民早已熟悉了麦作物的种植。

等人到了南中,正好秋收结束,刚好可以种植冬麦。

这个提议一岀,杨洪直呼“高明”,并亲自以使者身份前往绵竹觐见刘焉。

九月,杨洪亲率五百将士从汉中迎来两万关中流民至滇池。并从绵竹、成都等地购买了大量的麦种。

到滇池后,刘瑁将两万人分至益州郡各县,再以户为单位将流民分至各乡亭里村,分与田地与种子,让他们指导当地居民种植冬麦。

同月,滇池至楪榆的官道修通,道路加宽不只一倍,并省去了许多弯路和坡道。

路成后的滇池至楪榆,驾车一日可到。

九月十六,刘瑁兴礼乐,前往楪榆迎娶祝融。

九月十八,滇池城中一片欢乐,宾朋满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