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槽,震惊我七大姑八大姨一整年”
“我滴个亲娘,这真的是方方面面都给你严防死守,想死都要规规矩矩”
“这要是但凡被发现,岂不是坟头就要被扒了,骨灰都要被扬了”
“坟头逾制,是要摊上大事的,小伙子”
“试试就逝世”
“话说,固伦公主是什么意思?”
“我记得乾隆的女儿,康熙的女儿好像都有叫固伦公主的”
“我迷了”
“呵呵”
青青子衿忽然开口:
“大家误会了,固伦公主不止是一个人”
众人一脸茫然。
“啥意思?”
“这玩意儿难道也是世袭的?”
只听青青子衿继续打字解释:
“固伦公主是清朝时期对于皇后所生之女(嫡女)的称呼。”
“固伦”为满语,为“天下、国家、尊贵”之意。
清太宗皇太极继位后,于崇德元年(一六三六年),始仿明制,皇帝女儿开始称为“公主”,并规定皇后(即中宫)所生之女称“固伦公主”。
固伦公主是清朝公主的最高等级,一般只有皇后所生的女儿才能册封为固伦公主,但也有例外。比如说康熙皇帝的女儿固伦荣宪公主,乾隆皇帝的女儿固伦和孝公主都是因为得到皇帝的特别喜爱才受此封号。
按清朝法制所定:“固伦公主”与“和硕公主”两种封号,强调了嫡庶之别。“格格”是王公贵胄之女的专称。”
通常来讲:
皇后所生之女称固伦(译成汉语即国家)公主。
亲王之女,称为“和硕格格”
世子及郡王之女,称为“多罗格格”
多罗贝勒之女,亦称为“多罗格格”
贝子之女,称为“固山格格”
镇国公、辅国公之女,称“格格”
顺治十七年(1660年)又把“格格”分为五等,即:
一、亲王之女,称为“和硕格格”,汉名为“郡主”;
二、世子及郡王之女,称为“多罗格格”,汉名为“县主”;
三、多罗贝勒之女,亦称为“多罗格格”,汉名为“郡君”;
四、贝子之女,称为“固山格格”,汉名“县君”;
五、镇国公、辅国公之女,称“格格”,汉名“乡君”;
此外,“公”以下之女,俱称“宗女”。若为侧室所生,均依次降二等。
“格格”之称一直沿用至清末民初之际,才渐渐终止。
例如,清高总乾隆一共生了十个女儿,其中有五人因早殇没有加封,另外五个女儿,加封为公主。
即第三女(孝贤纯皇后生),封固伦和敬公主;第四女(纯惠皇贵妃苏氏生)封和硕和嘉公主;第七女(孝仪纯皇后生),封固伦和静公主;第九女(孝仪纯皇后生),封和硕和恪公主;第十女(惇妃汪氏生),封固伦和孝公主。
“总觉得怪怪的,有哪里不太对,但是又说不上来”
“第十女这个,地位貌似不对吧”
有人质疑道。
“这个貌似是丰绅殷德的老婆”
有人眼尖。
“卧槽?真的假的”
青青子衿笑了笑:
“她是个例外,因为她是在乾隆六十五岁时生的,是乾隆帝最钟爱的女儿,她本应封为和硕公主。但乾隆破例把他封为“固伦公主”后下嫁给和珅的长子丰绅殷德。”
“我就说嘛,这才对嘛”
对于众人的火眼金睛与参与热情,青青子衿有些诧异,毕竟这些只是较为枯燥。
她话锋一转,补充说道:
“其实破格加封的还有好几个例子,比如:康熙朝最为宠爱的公主为固伦荣宪公主。固伦荣宪公主是唯一一个被康熙册封为固伦公主的女儿。公主是康熙帝第三女,母为荣妃马佳氏。”
“康熙第九女固伦温宪公主。康熙二十二年九月二十二生。其母为康熙德妃乌雅氏,即孝恭仁皇后,与四子胤禛、十四子胤禵、皇六子胤祚、七女、十二女同母。康熙三十九年,18岁时受封为和硕温宪公主,雍正元年,雍正将自己唯一的亲妹妹追封为固伦温宪公主。”
“还带这样的?”
“还是四爷会玩”
“其他人表示:是不是玩不起!还带死后追封的。”
“大家同为一个爹生的,说好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呢?”
ps:感谢:不想长大的鱼儿、粪花涂墙、莱杰罗,投的票票,夏天到了,大家多注意防暑哈。
小剧场:
朴酱家的狗又吃了两只鸡,朴酱很生气。
作者手里捧着锅:强烈要求炖了,这狗子不行。
神仙子背后藏着烧烤架:对,就该炖了,小母鸡都团灭了,你辛辛苦苦一夜回到解放前,小母鸡也是妈妈生妈妈养的。
土富笑眯眯拎着一包佐料:佛曰众生平等,小母鸡的命也是一条宝贵的绳命,必须让狗子接受人命的审判与法律的制裁。
狗子:......还要脸吗?敢不敢将你们手里的家伙放下再说?